图片
对于刚进入病理诊断行业的萌新们,厚厚的病理书看起来是如此的晦涩难懂。枯燥的名词,抽象的形容,谜一样的镜下,让病理小白们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,那么,如何才能快速入门呢?徐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尤明月老师通过标注详细、讲解清晰、简单易懂的图片与文字,和小伙伴们一起从基础开始学习病理。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胃的正常组织学结构以及慢性胃炎的诊断,今天就进入到下一个常见疾病诊断——胃息肉的病理基础知识。息肉简单来说就是在人体的黏膜面长出来一个小“肉团”,或者小“疙瘩”,很多地方都可以长息肉,比如常见的子宫内膜息肉,宫颈管息肉,鼻息肉等。在胃肠道里,也可以长息肉,虽然看着大体形态相似,在镜下却有很多的不同之处,又分为很多种息肉。
本着常见病多诊断,少见病少诊断的原则,我们今天先来学习两个最简单、最常见的息肉。
作者:图片
徐州第一人民医院
病理科研究生 尤明月医师
一、胃底腺息肉在胃底和胃体的腺体为泌酸腺,也称之为胃底腺。在一张病理切片中,看到胃底腺腺体增生扩张,表面胃小凹变短或消失,就称之为胃底腺息肉(前提是临床诊断为息肉的情况下哦)。图1是正常的胃底腺病理切片:图片
图1再来看看横切面:图片
图2 排列都是非常整齐紧密,很有规则图3是一张临床诊断为胃体息肉的病理切片:可以看到息肉一圈被覆着胃小凹,中间为胃底腺。图片
图3 有两个超大的、非常显眼的腺体,增生扩张,形态不规则,周边的胃小凹变短,这就是典型的胃底腺息肉图4也是一张临床诊断为胃体息肉的病理切片:图片
图4放大看,就是一群规则的小腺体当中出现了一些增生扩张的“显眼包”:图片
图5是不是非常简单图片
。再看两张图片巩固一下,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胃底腺息肉的病理切片:图片
图6图片
图7简单总结一下,在胃底和胃体,胃底腺增生扩张成囊性,形态不规则,大小不一,胃小凹变短或消失,这样的息肉就是胃底腺息肉。 二、增生性息肉胃增生性息肉是一种良性的胃上皮性病变,是第二大常见的胃息肉,排在胃底腺息肉之后。最常见于胃窦部,主要是由于胃黏膜里隐窝上皮的增生,隐窝扩张造成的,目前认为跟胃黏膜受到各种刺激后发生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,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、胆汁反流等。组织学上,增生性息肉由拉长而弯曲(增生)的小凹上皮和增生的腺体构成,黏膜有炎性改变。图8是一张胃窦的切片,可以看到胃小凹增生扭曲延长,腺体囊性扩张,间质密密麻麻的,有很多炎症细胞浸润。图片
图8图9也是胃窦的切片,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腺体排列还算紧密,胃小凹增生延长,腺体囊性扩张。图片
图9放大看:图片
图10图片
图11图片
图12图10、图11、图12三张图片都很相似,胃窦腺体排列很紧密,但是能明显看到增生变长、囊性扩张的胃小凹,在腺体之间以及腺体下方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。图13是胃体的息肉,低倍镜下就可以看到胃底腺排列很紧密,没有增生扩张的不规则的胃底腺,因此不是胃底腺息肉。周边的胃小凹增生扭曲延长,间质还能看到很多炎细胞浸润,表面血管充血所以这就是胃体的增生性息肉。图片
图13 简单总结一下,胃增生性息肉好发于胃窦部,胃小凹增生延长扭曲扩张,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,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。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,关于胃息肉,你学会了吗?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